中工网讯(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张嫱 通讯员夏丽萍)检查电动摩托车车况、调整接单手机摆放位置、给外卖箱清洁消毒……10月8日一大早,在山东威海美团经区站干了6年多骑手的谢绍令,便已忙活完一溜准备工作,拧动车把,开启新一天的行程。
在站里干的时间长了,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谢。和往常一门心思接单、送单不同,这天老谢的路线里藏着不少“支线任务”——路过街区,他会特意放慢车速瞅瞅井盖是否破损、路边护栏有无掉落,一旦发现问题还会拍照发到社区微信群;遇到路口车辆拥堵,他干脆停下车,胳膊一伸帮着疏导;听说辖区独居老人需要帮忙买东西,他还会暂停接单,免费跑腿送上门……
节假日是外卖骑手最忙的时候。老谢咋还愿花时间“管闲事”?老谢搓了搓手上的薄茧,嘿嘿一乐,满脸骄傲:“咱不单单是骑手,社区把我们纳入‘共治合伙人’队伍,咱也得成为社区的‘马大姐’嘛。”
说着话,老谢掏出手机,点开一张照片,画面里,他和几名骑友围坐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街道韩乐坊社区暖“新”蜂巢驿站的桌子旁聊天、歇脚,手机插在插座上充着电,满是惬意。
“以前哪有这好地方?”他顿了顿说,每天下午2点到4点,算是骑手们的“空单期”。而驿站投入使用前,大伙只能找片阴凉地,靠在车旁将就休息,身上还得时常揣着充电宝。“简陋”的工作环境,曾一度让大伙有种落不下脚的“漂泊感”。
“有段时间,站点里固定骑手还不到30人,兼职骑手的‘换岗率’更高。”老谢回忆道。
为了“留住人”,威海经开区皇冠街道韩乐坊社区联合区总工会下了一番功夫:把党群服务中心、网格驿站、沿街商铺等资源整合起来,建设成供大伙歇脚、避暑、饮水、充电的暖“新”驿站。工会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,不仅夏日送来清凉物资,冬日送上护膝、医疗包和热腾腾的汤圆,还为每位骑手配备了专项保险,让大家跑单更安心。
针对骑手们的实际需求,工会还定期提供法律讲座和咨询服务,并贴心开设了子女寒暑假托管班,切实解决了大伙儿的后顾之忧。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,让骑手们真切感受到了“娘家人”的温暖与牵挂。
“让我们更有满满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是社区的‘骑手说事’专题议事会机制,”老谢说,有一次,他们在议事会上反映,每月跑单电瓶充电开支有点大,威海经开区总工会迅速予以回应,发放了100份HELLO换电包月卡代金券,解决了大家的实际关切。
图为谢绍令参加社区的“骑手说事”专题议事会。威海市总工会供图
“娘家人把咱放心上,让我们特别有归属感。”细数着这些年的“收获”,老谢越说越起劲儿,如今,在他的带动下,站点90多名骑手也开始主动关心社区事,用行动诠释着双向奔赴的温暖。
“大家都拉把手帮助我们,我们也得为社区发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”话音刚落,老谢的手机再次跳出接单信息,他利落上车,拧动车把,继续出发。
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